
- 最新動態 Event
- 過往活動 Past
-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- 展覽 Exhibition
-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- 實體課程 Course
- …
- 最新動態 Event
- 過往活動 Past
-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- 展覽 Exhibition
-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- 實體課程 Course
- 最新動態 Event
- 過往活動 Past
-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- 展覽 Exhibition
-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- 實體課程 Course
- …
- 最新動態 Event
- 過往活動 Past
-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- 展覽 Exhibition
-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- 實體課程 Course
新北社區營造|守護華江人工濕地 志工招募!
【計畫介紹】
本計畫為112年度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營造一般性補助計畫,計畫名稱為「守護華江人工濕地 ~ 療寮診所的社區營造」,由療寮診所陳柏榕醫師主持,帶領診所團隊執行。
【計畫主旨】
1. 提升民眾對華江人工濕地的認知。
2. 落實永續城鄉的核心價值:維護安全和包容的綠色公共空間、減少都市對環境的影響。
從河出發 落實永續城鄉
【活動目標】
1. 招募華江橋及新月橋附近,對濕地生態有興趣的社區居民成為志工。
2. 培訓這些志工認識濕地教育、生態調查、辨識外來種生物,充實背景知識。
3. 使社區志工自發性執行華江人工濕地保育,協助相關單位維持濕地生態平衡、延續濕地淨水功能。
【招募對象】
1. 板橋區居民(國中小學生優先)
2. 對社區營造有興趣者
3. 對自然生態與文史田野調查有興趣者
4. 對永續城鄉有興趣者
【主辦單位】
指導單位:文化部、新北市政府
主辦單位:新北市政府文化局
執行單位:陳柏榕醫生@療寮診所
6/24 前期準備
陳柏榕醫師率領著療寮診所的團隊,一同前往華江人工濕地展開生態踏查。這趟旅程中,長輩與年幼的成員對濕地生態充滿好奇心,這份純真的興趣點燃了對自然的探索渴望。他們共同檢視濕地所面臨的問題,提出需要志工協助的地方,展現出對於環境保護的責任感與關懷。
6/24 前期準備
這次踏查也給予了年幼的新生代成員第一次親身感受自然資源,讓他們能身歷其境地了解位於板橋城市旁的這片寶貴濕地。而在濕地中,樹木結出果實,這樣的景象反映出季節的變化,也彰顯了自然界的美妙循環。這些甜美的果實不僅是濕地生態的一部分,更是構成整個食物鏈的重要環節,展現了生態系統中各種元素環環相扣的精彩連結。
7/2 志工招募
《守護華江人工濕地》社造企劃積極行動,以多種方式呈現。實體海報生動展示了這個計畫的精髓,喚起人們對濕地保護的關注。同時,線上海報擴大了訊息的傳播範圍,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這項重要的社區計畫。志工招募文宣則是呼籲個人積極參與,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濕地。
7/2 志工招募
此外,線上公佈的活動時間表則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指引,讓人們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參與這些守護濕地的活動,促進社區參與與支持。這些多元的宣傳方式讓人們能以不同的方式了解、參與並支持這個意義非凡的社造企劃。
7/9 濕地教育
培訓課程的第一天,陳柏榕醫師向學員介紹了城市與濕地之間微妙的共生關係。這是一種讓人驚奇的共存方式,也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。
在課堂上,學員們了解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台灣原生物種以及外來物種。講師更是在野外親自採集了一些典型的濕地外來物種,讓學員們能近距離觀察、學習。
7/16 濕地探索
范義彬老師帶領著參加者走出療寮生活館,探索台北市華江溼地。在夏季的新海濕地,人工種植的荷花盛開,為這片土地增添了色彩與生氣。
眼前的景象中,新月橋成為地標,與濕地相互輝映。這裡不僅是自然生態的棲息地,更是社區休閒活動的場所,兩者相互輝映,形成了和諧的共生關係。
7/16 濕地探索
這次戶外教學讓年幼的孩子們以獨特的視角探索大自然。即使烈日當空,參與者們也積極投入於濕地的探索之中。短短的幾十分鐘,足以改變一眾都市人的視野,開拓他們對於自然的認知。
7/16 濕地探索
課程結束後,學員們紛紛表示對台灣各地濕地的興趣大增。范義彬老師也在療寮生活館和新海濕地分享了他17年來的寶貴經驗。這次活動也透過《濕地探索》課程的線上推廣,向更多人宣傳這樣有意義的活動。
7/23 辨識外來入侵種
當天的課程主題是《辨識外來入侵種》。植物學專家盧秀琴教授特地來到療寮生活館,為學員們介紹濕地中的各種物種。盧秀琴教授以實物和趣味教材示範,讓學員們能夠快速掌握辨識不同物種之間的特徵差異。
在這次課程中,父母和孩子們第一次走出書本,親身接觸外來種植物,感受這些物種對生態的影響。來自土城的參加者細心研究著濕地中睡眠中的福壽螺,這份細心觀察對於了解物種特徵至關重要。
7/23 辨識外來入侵種
在課程中,也提到了台灣被喻為「綠癌」的小花蔓澤蘭,這種外來物種對於當地生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同時,這次《辨識外來入侵種》課程也透過線上推廣,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外來物種的影響,引起對於濕地生態保育的關注。
8/6 生態調查
本社造企劃的高潮活動──濕地探險之旅再度舉辦。這次活動再次邀請到植物學專家盧秀琴教授擔任學員們的濕地導遊,引領他們展開一場關於濕地生態的探索之旅。
8/6 生態調查
生態調查的當日參與者涵蓋各個年齡層,展現出青少年與長者共融的美好景象。參加者更攜帶家中的長輩一同踏入濕地,共同探索其中蘊含的生命奧秘。
8/6 生態調查
活動中,學員們需在濕地中找尋相片中所示的外來物種,並以手機拍攝紀錄。盧秀琴教授與學員分享了豐富的生態研究經驗,並協助解答學員對於稀有物種的疑問。
8/6 生態調查
然而,在濕地探索中,福壽螺的普遍出現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議題,對台灣各地的生態造成了重大危害。每位參加者都獲得一張濕地地圖,需要在地圖上標記出「物種發現」的位置,以便進行生態紀錄。
8/6 生態調查
活動中,參加者以手機拍攝來記錄生態現象,秉持著無痕山林的理念。活動結束時,學員們共同寫下了對這次探索的反思和感言。許多學員發揮詩意,對初次認識的濕地物種表示讚美和感慨。
8/6 生態調查
《生態調查》課程透過線上推廣,希望能夠向更廣泛的人群傳達這樣有意義的活動,引發更多對於生態保育的重視。
療寮生活館 Chitchat LIFE © 2023